2014年8月8日

聯招放榜︰周街都係大學生?


「睇通」︰

閱讀以下資料及上述數據。

各間大學昨率先公布取錄尖子結果,香港大學今年成為「搶」狀元的大贏家。12 名 7 優狀元中,港大獨攬 9 人(佔 75%),當中 5 人入讀醫學士、3 人讀法學士、1 人讀文學士;餘下 3 名狀元則入讀中大。24 名 6 優榜眼中,亦有 19 人入讀港大。

各大學收生成績最高的科目,依然是環球商學、醫學、牙醫、藥劑、工商管理及法學雙學位等;科大理學院第二年開辦的國際科研,收生平均分比該校環球商業管理還要高。

港大全部科目合計,新生最佳5科平均分為 27.82 (每科平均高於 5 級);理大新生最佳5科平均分則為 24。

理大和城大分別取錄 8 名及 2 名殘疾人士,佔報讀者 4.9% 及 4.3%。今年估計有 1.45 萬人藉聯招入讀八大資助學位,較過去兩年多,另有 3574 人經聯招入讀資助副學位。

(資料來源︰明報,2014 年 8 月 8 日)

 「想通」:

 讀上述資料,是否代表「專業」仍最「吃香」?

我總覺得,即使改革了教育制度,也不見得能改變社會現實。

最後,入大學門檻依然高,約18%, 況且,坊間尖子對成功的定義與追求,不見得有改變。

當然,大家不斷說著︰讀好書不一定成功、讀不了大學也不代表什麼。尤其以金融、地產業掛帥,機會處處的香港社會而言,的確是事實。

只不過,對一般基層少年人,或社經地位一般的少年人來說,讀好書,的確是中學時代可以及應該做好的事。

而「讀好書上大學」,或「最好考入三大」,或「讀醫生、律師等專業就是最好」的思想,不見得有很大改變。

「寫通」︰

上述圖表反映了什麼現象?試加以解釋。

很多時候,所謂「現象」,即是一般狀況。就以上述聯招資料為例,同學思考所謂「現象」時,可以有多角度、更豐富的討論。

例如,其中一個現象為「三大」(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仍是尖子首選,報章選取的受訪對象,仍是一般認受性較高的大學。可見,資料中所反映的事實,主要為尖子選科策略,不只是選學科,也涉及選大學。至於為什麼大家對「三大」有特別高期望,也可以以討論。(如歷史較久、大學國際排名較高、資源較豐富等)

另一個現象,當然就是所選科目特質。就上表,不難發現尖子所選科目,主要為醫學及金融範疇。就此一層面,同學應該不難以多角度解釋,例如,同學可用「收入」、「傳統思想」、「前景」、「家人期望」、「社會現況及氛圍」等因素,作出解說。

1 則留言:

  1. 我同意,今屆JUPAS失手的同學不能進大學的原因,是選在香港有錢途的學科,卻忽略自己的興趣,沒有聽自己的內心想讀什麼,或因而不夠別人競爭而被踢出局,要另找出路,可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