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

通識教學與瑞士刀


這是自己第一篇在報章刊出的通識評論文章,2006年於《明報》刊出。

不經不覺,已有10年時間,回顧這篇文章,不禁想︰現時大家所理解的通識,與10年前,有什麼不同?

就此分享文章︰

近來不少人都在談論一本好書,中文譯名是《世界是平的》。早在219日,《明報SUNDAY熱門書》也有提及它,題目為「全球化3.0殺至,你準備好了嗎?」。說穿了,即是叫人問自己:「世界變得很快,我轉變了嗎?」作者更提出了「瑞士刀」的比喻,指出「博才」在新世代的重要性。 

那麼,在教改途程中,通識教師是否就是要成為瑞士刀?不過,想深一層,瑞士刀也蠻有意思。像通識科一樣,瑞士刀是一種工具。沒有它,不會活不成。但它的存在,可以修補、製作小玩意。必要時,也可救活、啟動大機械。 

它也有以下特徵: 

它非常特殊(special)與專門(specialized)。很多人誤會了,其實特殊、專門並不是指出通識科比其他科目優秀,而在於它的「工具」性質。一直以來,我不斷提醒自己,若我追求要成為萬事通,我很易走火入魔。

學海無涯,網海、書海也無涯,在有涯的時空中,以無涯隨無涯,殆殆殆殆殆矣!所以,多角度教導學生使用合適的思考工具,是非常重要的。我常想,若通識學生在上歷史課或化學科時,懂得用不同角度看待意見與定論,豈不是不少學術成就的起點? 

另外,它有一個固定,確定立足點(anchored)的功能。我相信通識科可以建立學生正確的做人處事態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教導學生固定個人價值;「公共衛生」、「能源與環境」固定了自己與客觀物質環境的配合;至於「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則讓學生在點、線、面三個層次固定一個香港人在世界的位置。 

最後,它也可就對象作出調適(really adaptable)。教師自然要調適不同課題與學生,學生也必要學習在不同立場的世界中調適,建構個人立場。例如教師突破自已,選擇討論「斷背山」,而學生亦要透過認識其他立場,確立、豐潤自己所想的。缺乏了解他人,只會跌入「看山不是山」的陷阱中。

 事實上,以上的特徵,取材自《世界是平的》作者對下一代人才的四大忠告。我也正是學習用另一個角度,去轉化作者的忠告呢!


(明報,2006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