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獨立專題探究的新路向


20162017年通識科文憑試考生而言,表面上,大家看似將要面對兩種不同制度的校本評核要求(2017年考生將以新框架完成專題報告),不過,細讀相關內容,其實兩者仍有很多相似之處。就此,筆者準備以2017年框架進行探討,並對2016年考生作出相關建議,希望同學們能準備好一份優質專題報告。

舊有習慣的盲點

首先,筆者希望回顧一些現時同學製作專題報告時的一些盲點,加以提醒同學。

A︰關於定題

現時,不少同學會依個人興趣、取向,定好專題報告題目。不過,在確認個人興趣的同時,仍須問自己數個問題。

第一,究竟所定題目,有沒有探究性、爭議性?例如,現時不少考生仍會進行一些關於「什麼(What)」、「如何(How)」主題的探究。以下為一些事例︰

~ 「什麼」原因導致某種社會現象出現?
~ 這個現象會產生「什麼」影響?
~ 「如何」有助青少年解決問題?
~ 「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無可否認,上述題目,仍可歸納為值得探究的定題方向。不過,同學們必須注意,當進行上述探究時,最後會否只是作出資料搜集,列舉事實?如果答案是「會」的話,同學應更改題目,以增加其分析性,更明確地加入探究元素,或回應爭議性議題。

那麼,究竟要定下什麼題目,才能令探究題目更具分析性,更有爭議性?

就此,筆者嘗試提供其中一個檢視指標。其實,當同學準備題目時,不妨思考題目會否存在一些既定的標準答案。舉例,如果同學想討論「有哪些方法可解決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最後可能只是列舉一些大家常見方法,欠分析性,也欠爭議性,只不過淪為資料搜集。反而,如果同學嘗試探討「增加綜援金額能否有效舒緩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相對爭議性較大,也有較多討論空間。

由此可見,有時候,同學不妨將題目改成疑問句,進一步思考,想想題目會否有進一步被分析的空間。

B. 關於研究方法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盲點,與研究方法相關。

很多人有誤解,總以為專題研究報告必須有問卷、訪談等研究方法,不然,研究過程將會少了其原創性(Originality),或會影響分數。

事實上,並非如此。同學根本無須拘泥於「有沒有問卷、訪談」迷思當中,對某些命題而言,問卷、訪談,當然是有效的研究方法。不過,若然沒有問卷、訪談第一手資料,同學倒不如全力搜集好用的二手資料,進行探究。

再提及剛才事例,如果同學想探討「增加綜援金額能否有效舒緩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似乎刻意使用問卷、訪談方式,適得其反。首先,同學很難找到合適人士,並有一定代表性數量,進行問卷訪問。至於訪談,即使同學找到個別領取綜援人士進行訪問,其訪談的代表性,與及同學能否有效獲取意見,同樣會被質疑。既是如此,同學倒不如專注搜集二手資料,其研究成果不一定會差。

由此可見,同學切忌為了要採用問卷、訪談方法而強行設計問卷或進行訪談。同學還是先思考所設計題目自身的特點,安排最合適的研究方法。

(經濟日報,2015年5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