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智能手機教壞人?


睇通︰

閱讀以下關於兒童使用手機的資料︰

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一項關於兒童使用智能手機的調查,指出每日使用手機逾4小時的兒童,考試成績顯著遜於使用手機不超過30分鐘的兒童。

調查發現,日本14至15歲的學生中約11%每日最少使用手機4小時,惟他們所有科目中的考試成績,較每天使用手機不超過30分鐘的同級學生分數平均低14個百分點,其中數學科差距達18個百分點,影響最為顯著。

調查亦發現,兒童經常使用智能手機已成普遍現象,其中11歲的兒童多達54%擁有智能手機,15%每天最少使用智能手機1小時。受訪中三學生中有近半每天會用手機瀏覽網頁、收發電郵、玩遊戲超過1小時,不過亦有少於四分之一受訪學生沒有手機。

今次是文部科學省首次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兒童使用手機情况的的兵庫縣立大學環境人類學系準教授竹內和雄指出,經常使用手機的兒童會對自己學習能力缺乏信心,建議家長設定規則,限制子女使用手機的時間。

資料來源︰明報,2014年8月27日。

諗通︰

究竟應否讓小孩子自小接觸智能手機?

坦白說,認識不少家長,又真的感受到,少有使用智能手機的小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的確看似更好。

不過,如果小孩子表現不甚理想,又不一定是智能手機所闖出來的禍。

其實,家長能有效管束子女使用智能手機,不外乎掌握兩個重要道理。

第一,家長的身教。

要孩子聽教聽話,父母自己也迫不得已「忍眼」、「忍手」,少有使用智能手機。另外,家長也要證明予孩子看︰沒有常常使用智能手機的父母,生活同樣精彩,不見沉悶。

第二,多種類的生活習慣。

若然沒有智能手機「幫助」,孩子仍能找到藉其他媒體閱讀、交友、娛樂、遊戲的樂趣,那麼自然就沒有「常常使用智能手機」的衝動與需要了。

所以,我想,最後還是要「循本」。如果家教得宜,會否用得多智能手機,已非重點了。

寫通︰

參考上述資料,你有多大程度同意教授竹內和的觀點?

就這一保題目,同學須注意兩個重點。

第一,就是竹內和教授有什麼觀點。參考上述資料,這位教授表達了兩個想法︰第一個想法關於兒童使用智能手機會令自己的學習能力欠缺信心。第二個想法是一些建議,鼓勵家長限制子女使用手機的時間。

第二,就是關於不同觀點所用的事例與理據,有否其說服力。 就第一個觀點而言,同學須正、反兼備。始終,使用智能手機得宜,也有可能增強孩子學習自信心。至於第二個觀點,雖則家長當然應該管束孩子,但如何管束,或管束的可行性有多大,甚或這種管束方法是否最能夠幫助孩子,也可引發一些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